在生命科学研究、临床诊断、食品安全检测等众多领域,酶标仪作为**检测样本中物质含量的核心仪器,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它以高效、灵敏、准确的特性,助力科研工作者获取关键数据,辅助医疗人员做出精准诊断,为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筑牢技术防线。

莱恩德全自动酶标分析仪是一款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原理的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设备,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、食品安全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光电比色法或荧光检测法,对生物样本中的抗原、抗体、激素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仪器配备8通道光路检测系统、嵌入式操作系统及7寸彩色液晶显示屏,支持单波长/双波长检测、动力学分析、质控管理等功能,可同时处理96孔酶标板,满足高通量实验需求。
莱恩德全自动酶标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涵盖开机准备、程序设置、样品处理、上机检测、结果处理及日常维护等多个环节,具体如下:
一、开机准备
电源检查:确保仪器电源线连接牢固,电源电压与设备要求匹配(通常为220V±10%)。
环境要求:仪器应放置在平稳台面上,避免震动干扰检测结果。工作环境温度建议为5-40℃,湿度15%-80%,避免阳光直射、腐蚀性气体及强电磁干扰。
预热操作:首次使用或长时间未使用时,需进行预热。选择系统设置中的预热功能,等待温度升至37℃并保持稳定(通常需15-20分钟)。
二、程序设置
新建项目:在仪器配套的软件中新建检测项目,输入项目名称(如“IL-6检测”)。
波长设置:根据实验需求设定检测波长。单波长检测直接设置主波长(如450nm);双波长检测需设置主波长(如450nm)和参考波长(如630nm),以消除背景干扰。
震荡模式:根据试剂说明书设置震荡模式,如前震荡选择3秒混匀,后震荡取消以避免液体溅出。
读数次数:设置读数次数为3次取平均值,提升数据稳定性。
阈值报警:勾选阈值报警功能,设定吸光度超过2.5时自动提醒,防止数据溢出。
三、样品处理
样品稀释: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稀释至适当的浓度范围。
加样操作:使用移液器或自动加样器将样品准确加入微孔板中,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和气泡产生。
试剂配制:按照实验要求配制所需试剂,并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。
试剂加样:使用全自动酶标仪的加样系统或手动方式将试剂加入微孔板中,注意加样顺序和量的准确性。
四、上机检测
载板操作:将加好样品和试剂的微孔板平稳放入载板槽,确保A1孔对准定位卡扣。轻推载板台至完全闭合,听见“咔嗒”锁紧声后确认到位。禁止在仪器运行时强行开合载板台。
启动检测:通过触摸屏选择“开始检测”,仪器自动执行以下流程:
载板台移动至初始位置。
底部光路系统启动。
逐孔扫描并记录数据。
生成实时曲线图。
异常处理:检测中途若出现孔位报错(如液体浑浊或孔底划痕),可暂停检测手动跳过该孔,后续补测需重新建立独立数据组。
通过遵循本指南,用户可充分发挥莱恩德全自动酶标分析仪的高效性能,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,延长仪器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