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板机是现代实验室,特别是ELISA实验、细胞学研究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。其核心功能是快速、均匀、彻底地清洗微孔板,以去除未结合的干扰物质,提高检测的信噪比和准确性。那么,洗板机有哪些清洗模式?清洗方式又有何不同?

一、常见清洗模式主要包括单循环清洗模式和双循环清洗模式,不同清洗方式的核心差异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:
操作复杂度
单循环模式操作简单,但需多次重复以达到清洁效果;双循环模式通过组合操作,单次循环效率更高,减少人工干预。
清洁效果
双循环模式(如W+A、W+a)通过注液与吸液的协同作用,能更彻底移除孔内残留物,尤其适合高灵敏度实验(如ELISA)。
单循环模式(如W、A)可能需增加循环次数或结合振荡(Ag)以提升效果。
适用场景
单循环模式:适用于对清洁度要求较低、时间敏感或操作空间有限的场景。
双循环模式:广泛应用于医院、血站、科研院校等需高精度清洗的领域,如酶标板清洗、PCR板处理等。
莱恩德洗板机不仅继承了主流设备的所有先进清洗模式——如高效的溢流清洗、彻底的浸泡清洗与流畅的流水线清洗,更在清洗方式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化。
二、莱恩德洗板机的技术特点
智能化清洗程序
支持用户自定义清洗参数(如注液量、吸液速度、循环次数),可存储多达75种程序,适应不同实验需求。
配备6种双循环清洗模式,用户可根据实验类型(如ELISA、化学发光)灵活选择。
高精度硬件配置
采用8/12道可拆卸多通道管,兼容平底、U形底、V形底等96孔板,清洗针定位精度达0.1mm。
集成真空泵与配液泵,确保注液与吸液的精准控制,避免液体外溢或残留。
防污染与维护设计
防溢液系统:通过液面监测技术,防止液体溢出污染仪器或实验环境。
自动冲洗管路:实验结束后可自动用蒸馏水冲洗管路,防止结晶堵塞,延长设备寿命。
废液液位监测:实时监测废液瓶容量,避免废液回流导致故障。
用户友好性
全中文操作系统与触控界面,简化操作流程。
支持板洗(全板清洗)与条洗(逐条清洗)模式,用户可根据实验规模灵活选择。